南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下穿隧道高架桥快速路南阳
TUhjnbcbe - 2020/12/22 16:42:00

1

你可记得这样的南阳火车站?下车后摩的、三轮车、出租车、公交车在你面前挤成一团,车站附近被东西南北车辆堵得水泄不通的样子?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历史。未来的南阳车站路将下穿新华路,车站门前广场还将建设巨大的两层地下停车场。建成后,南阳车站的门前交通拥堵,会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车站路下穿隧道的开工,也意味着南阳正式启动了城市立体交通的建设。什么是立体交通?狭义地讲,市区内的立体交通就是利用地下、地上空间构建交通,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上多层停车场、下穿隧道、高架快速路、环城高架、地铁等形式。纵观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商丘等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不管是否修建了地铁,“高架+隧道+快速通道+外环路”是许多城市都市化过程中不约而同的选择,仿佛成为了一种都市标配,理论上讲,这种立体交通好处多多。“高架+隧道”增加了市区内单位面积的交通通过能力;“快速路”实现了点对点的快速直线交通;“外环线”分流了市中心交通压力,将车流疏散到外围。早在年,郑州开始修建地铁一号线,随之而来的是郑州开始疯狂建设高架桥、快速路和环线,为内城交通扩容,以匹配郑州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年,洛阳开始修建地铁,此后五年洛阳的立体交通建设可谓疯狂,陆续开工建设了30座立交工程……中心城区计划设置立交99座,城市主次干道连接和转换能力、道路通行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旨在实现内畅外联的交通功能。99座立交规划,短短5年时间,洛阳在向双核城市升级过程中,变身成为了一座极具几何美感的城市。(洛阳已在全市推动智能立体停车场建设图片来源:老贾播报)而在商丘,虽然没有地铁,但是同样在城市建设中引入了立体交通。非常令人羡慕的是,商丘用东西两座跨铁路高架,将道南和道北连接了起来,最大限度降低了铁路线对城市资源的分割。(道北和道南用两条高架连接起来,车站做了北广场,地下通道相连)同时,商丘方面的新区建设,又超前规划,直接跨越南站,建立了高架快速通道,解决了南站铁路线的东西分割,将商丘、虞城连接起来。

2

南阳需要立体交通吗?在高德地图个城市交通健康度的监控中,南阳排名徘徊在25到35的区间,只能说是中等靠上。南阳市区内的交通高峰期,尤其是旧中心城区建设路、人民路、新华路、仲景路等路段,拥堵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南阳需要立体交通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西区与旧中心城区之间的连接,旧中心城区向白河南的快速通道,以及中心城区的一些道路节点和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很有必要考虑立体交通的设置。据官方年报统计,年年末,南阳民用汽车保有量30.28万辆,增长21.0%,到了年年末,这一数字达到了.4万辆,十年间增长到原来的3.8倍。而中心城区的道路宽度,却没有大的变化,无论南阳新区路修得有多宽,一到目前的中心城区,交通高峰期堵车就成为必然。南阳方面,当然也注意到了立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必要性。据《南阳日报》报道,早在年,市住建委已着手城市立体交通研究、规划,启动了“南阳市主要道路路口及公交港湾渠化设计、立交桥规划设计、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设计”三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虽然南阳立体交通的实际建设,目前落后于郑州、洛阳、商丘等地,但立体交通也并非疏解城市交通一劳永逸的方案。在城市交通领域,有一个“当斯定律”的怪现象:当利用立体交通使道路通行面积增加,交通阻塞暂时有所缓解,但是正因为这里交通畅通,就会刺激更多的人买车,吸引更多的人驾车出行,最终“诱导”交通量增加,要不了多久,新拓宽的马路,又恢复往日的拥堵。(郑州年斥资6.5亿修建的陇海路—中州大道立交,成为了新的堵点)当斯定律在许多大都市被印证,一二线城市的地铁、高架、下穿隧道不可谓不多,道路的宽度也一次又一次扩建,最终达到极限,但交通拥堵却陷入了恶性循环,愈加严重,原因就是“当斯定律”。另一方面,立交桥有时只能起到导流作用。例如,A路口经常拥堵,于是修建了A立交桥,拥堵症状得到缓解,但是A立交桥把车流导向了B路口,结果造成了B路口的拥堵。从这方面看,南阳虽然立体交通起步晚,但是具有后发优势,能够静观其他城市走过的弯路,制定更为合理的立体交通计划。

3

其实发展立体交通,也并不在于大动土木地修地铁,架高架,挖隧道,在财力有限、拆迁难度大的情况下,发展立体交通需要量力而行,而且往往科学的交通管理和规划,可以省去很多硬件的投入或改造。1、适当架设高架,疏导人口,城市扩容。以南阳铁路以西,长期与南阳主城区阻隔,近年来,南阳推进断头路打通,下穿铁路涵洞扩建等,加强了铁路两侧城区的联系,如果进一步增设高架,这种区域连通会更为高效。而南阳主城区与东区、白河南的连接,同样缺少快速通道,就造成不管南阳的新城区把道路修得多宽敞,一旦到了白河北岸的旧中心城区,通行效率马上降低,交通高峰期堵车成为了家常便饭。这在相当程度上,减缓了城市郊区化进程,也阻碍了南阳新区的发展。(设想车站东西的两座高架,分流车站路交通压力,连接铁路东西)占90%以上的刚需购买力,由于通勤目前不是很方便,不愿去新区买房,新区的楼盘定位,目前主要是改善群体,造成新区发展只能依靠政府主导,来自市场的资本动力不足。2、鼓励出租车和网约车拼单出行。一定程度上出台政策,借鉴一二线城市的做法,鼓励大家拼车、拼单。3、改变商圈过度集中在老干道的现状旧中心城区本来空间有限,但二十年来的发展,不断向里填充高层建筑,造成了人口密度过大,尤其是人民路、建设路、中州路等干道两侧,至今仍在不断填充高层建筑和商业。高层过度集中在这些城区干道,就造成有限的空间被不断挤压,最终核心区域交通压力超负荷,影响了整个城市的通行效率。不过近两年来,南阳商圈已有了向东迁移的迹象。4、优化公共交通,增加立体停车场今年,南阳多条公交线路延时运营,也是这种优化的努力。如何鼓励更多的人乘坐公交,使用公共交通,也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良策。当然,南阳还可以通过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为道路腾出更多公共面积,并继续考虑共享单车的引进。使“立体停车场+共享单车”,解决到公司和回家最后2公里的问题,司机可以将车停在离商圈、写字楼或社区较远的停车场,通过共享单车到达目的地,从而疏解核心城区交通压力。虽然在诸多城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给城市确实带来了不小的管理负担,但共享单车5公里以内的便捷性,不容小觑。一个城市的文明不意味着军事化般的整齐划一,真正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总会许多看起来不那么“井然有序”的以人为本,这才是有温度的文明。(共享单车上线后,热门区域拥堵指数明显下降)5、降低新区规划的居住密度,防微杜渐。南阳目前正在建设新区,其规划的居住密度,也应当成为规划的硬指标。避免走旧中心城区走过的弯路。以郑东新区为例,在设计上就注意到了去中心化建设,多组团发展,通过快速路将各个组团连接,避免了旧城区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一区域的弊端。对于南阳来讲,许多大都市已经走过了立体交通的老路,其经验教训,都是前车之鉴。事实证明,立体交通和环线,带来便捷的同时,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都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城市交通是否健康,市民通勤是否方便,考验的还是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动态管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扫码免费加入大宛楼市读者大家庭获取楼市信息交流置业心得▼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穿隧道高架桥快速路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