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都转了这篇文章!
河南南阳
南阳市下辖2个市辖区(宛城区、卧龙区)、10个县(西峡县、新野县、唐河县、淅川县、镇平县、内乡县、南召县、方城县、社旗县、桐柏县)、1个代管县级市(邓州市),全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万人,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也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
南阳市境东北、东、东南三面分别与河南的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信阳、湖北的随州相接,南与湖北的襄阳接壤,西北、西、西南三面分别与河南的三门峡、陕西的商洛以及湖北的十堰相依,北与河南洛阳毗邻。
南阳有南都、帝乡、玉都、药都、曲艺之乡的别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是汉水流域,黄河文化与这里无干,但她是河南的一部分,每当重大节日仍唱赞美黄河赞美河南的歌......她不是河南自己圈定的中原城市群范围,但她没有埋怨,为完成南水北调,需要将梯坝架高,为让河南的沿途地市吃上甘甜水源,民众不惜背井离乡搬迁外地......说中国感谢河南,是因为这里有太多的中原文化,而河南人都不会忘记南阳,因为不论是南水北调,还是三国文化,还是人口、经济,南阳,都居功至伟。
地处豫西南的河南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的邓州作为都城。西汉时贵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
南阳出名的是玉。作为四大名玉之一,加工玉石的镇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被誉为“中华玉都”,石佛寺镇,是中国最大的玉石加工贸易中心,更是被称为“中国玉雕第一镇”。南阳玉雕业已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南阳先后在南阳市区开辟了卧龙路玉器一条街,独山玉市场,等两大市场;在镇平县城建起了玉雕大世界,在石佛寺镇建成了国际玉城。玉,成了南阳独特的旅游文化标签。
河南南阳为中国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绵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汉”自古为四方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回顾历史,刘玄在绿林军拥戴下在南阳白河之滨称帝史称更始帝;诸葛亮在此躬耕十年,刘备屯兵新野,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提出三分天下之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一举成名;曹操欲占据南阳,与张绣恶战宛城,成为三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而望梅止渴故事,同样发生在南阳的博望古镇。
也因此,在南阳旅游和寻路,有着无穷无尽的选择。千城万景审慎地推荐南阳知名的景点:以大片原始森林和众多野生动植物,而享誉中原的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是我国唯一的长江、黄河、淮河三个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中部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综合基因库。这里是河南人的天然氧吧。
另一个去处,则是南阳的坐禅谷景区。其位于淅川县仓房镇丹江口水库西岸,融佛文化、山水文化、古山寨文化为一炉,集休闲、探险、科普考察为一体,景区内十丈一景,百丈一潭,飞瀑流泉、洞幽崖峭、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5%。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中原美景的绝佳代表。
当然,还有内乡县衙——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的评价;丹江大观苑、龙潭沟、石门湖、七十二潭景区、西峡老君洞等等数不尽的山水名胜,他们都是对南阳这块宝地的有力赞美。在悠悠岁月里,南阳始终是中国的气候中心,在南阳盆地上,有的是风调雨顺,它不像北方那么冷,也不如南方那么热;既没有洪涝灾害,也不会缺水干旱,可谓是中国的聚宝盆。
汉王朝从这里开始开疆拓土、维护王朝的统治,这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高峰——汉代雄居一方,显赫当时,创造了无数璀璨的人文遗迹。而今天,南阳市已形成新能源、光电、电力、油碱化工、先进制造、超硬材料、纺织等现代产业的另面振兴,国家新能源技术产业基地在这里落地,无数南阳人继续在这块土地上,创造耕耘更美好的未来......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位置,交通发达、资源丰富,良好的区位优势对南阳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城市空间结构等都产生较多利好的影响,成为南阳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南召猿人”约在四十五万年前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后经夏商周秦两汉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南阳逐渐成为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有丹江大观苑、卧龙岗、医圣祠、宝天曼、内乡县衙、西峡老界岭等景点。
第八届南阳月季花会、中国南阳第十四届玉雕节即将举办。国际范的南阳宣传片出来了,我们一睹为快:
来源:千城万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