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高新区与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顺利签约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该项目的落地将有力促进南阳市跨越转型发展,加快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建设步伐。
一直以来,南阳市高新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培植产业链的需求,创新招商理念,优化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围绕光电信息、防爆电机电器、汽车零配件、现代物流等产业链的完善拉长开展招商引资,在招商工作中探索出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该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个,一期总投资25亿元;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32.1亿元;在谈项目36个。
创新招商理念突出招大引强
为加快产业发展,高新区在招商工作中,不断创新招商理念,瞄准国内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突出招大引强。
今年6月份,高新区招商局审慎梳理出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在中部拓展新能源整车生产的发展意向后,第一时间组成技术专家团队对该公司进行深度调研考察,并迅速开展产业政策研判,积极为该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专项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参考,调研报告引起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决策部署,高新区快速与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进行项目高层对接和合作谈判。
7月21日,市政府召开专题市长办公会议,积极肯定了此次合作是创新招商理念、体现优势互补,以市场换产业、以时间换空间的典型实践,明确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截至7月底,双方已经达成合作意向,该项目拟总投资15亿元,规模为5万—15万辆新能源物流车或商用车、0-辆新能源客车整车制造基地。
8月30日,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专业团队与该市签订每年采购辆新能源客车合同事宜。9月12日,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正式签约。
实施精准招商聚焦京宛合作
高新区紧紧抓住与北京中关村战略合作的机遇,以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为平台,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重,实施精准招商。
今年4月,高新区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了总投资95亿元的南阳膜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及生态环保治理项目。根据协议,碧水源将在高新区中关村南阳科技园投资建设碧水源膜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重点参与中关村南阳科技园污水处理、南阳市污水、垃圾处理及湿地、河道治理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南阳市新农村生态环保治理等。
7月12日,高新区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合作项目深度对接会谈。通过对接会谈,将加快膜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建设,进而推进南阳市污水净化中心市场化运作。
8月19日,中信国安河南置业有限公司与高新区签订区域综合投资开发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信国安河南置业有限公司将对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规划内面积15.63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全面投资、开发、建设、招商及运营,此举将拓宽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带动高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高新区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此外,高新区扩展与中关村e谷合作建设南阳软件产业招商平台,深化与清华大学泥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深度对接中关村国际交流中心、中关村会展联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做实北京中关村招商服务平台,引进北京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以此推动相关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进一步优化南阳与中关村合作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快推进投资16.5亿元的恒有源地能热冷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力促北京京东方、东旭光电集团把南阳作为IT产业配套基地,北京三聚环保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把南阳作为全国绿色农业循环发展项目示范基地。
务实开放招商增强发展后劲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高新区不断强化区域合作,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为主攻方向,按照专兼结合,全员参与的原则,开展招商活动。
以上海和江浙地区为重点,高新区加强了与杭州高新区太仓工业园的合作,统筹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对接,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招商工作开展顺利。
结合高新区“项目倍增”计划,区招商局制定了产业招商方案。以光电信息、高端制造、水科技、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参考中关村“1+6+4”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扶持。
探索“以市场换产业”的招商模式,吸引知名品牌企业来高新区投资建设;提高与北京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熙公司委托招商的效率,确保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充分发挥中光学豫西集团、防爆、金冠等区内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围绕相关产业链,务实开放招商。
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重,以中小企业加速器、领创空间、创业大街为切入点,引导企业与国际接轨,招引融资租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PPP、“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引导辖区企业与外地企业开展合作,增添企业发展活力。
优化招商方式提升招商成效
南阳市高新区不断优化招商方式,实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举措,以此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产业招商。围绕光电信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成立专业招商小组,在去年4个专业招商小组的基础上,外聘专业招商人员或从高新区挑选精兵强将充实到招商一线;将驻地招商和专业招商结合起来,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为主攻方向,围绕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开展招商活动;围绕光电、防爆、水科技、电子商务、欧洲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符合园区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厂房,把标准化厂房打造成企业发展的孵化器、产业集聚的“加速器”、招商引资的新载体,进而“筑巢引凤”,提高项目的入驻效率。
以商招商。围绕辖区龙头企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依托利达光电与华为公司合作,拉长产业链条,建设手机模组生产线;与长信科技、京东方光电合作,在南阳建设汽车中控模组生产线,共同为比亚迪、宝马、吉利等汽车生产商供货,打造稳固的供应链条;与顺路、箩箕等公司合作,建设一条指纹识别模组生产线;利用南阳市和高新区现有企业产能,以镀邦光电为基础,推动华祥光电、凯鑫光电等企业加入合作,进入产业链生产。
委托招商。国办发7号文第14条提出,开发区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从政府主导向政府招商与市场化招商相结合转变。今年,该高新区加强了与北京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熙公司合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委托招商方案,提高委托招商成效。
建立信息渠道拓宽招商视野
现如今,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为拓宽招商路径,该高新区招商局充分利用多方信息资源,拓展招引领域。
高新区招商局充分利用好辖区内现有企业上下游客户资源,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联络沟通,捕捉招商信息,建立起以商招商信息渠道;充分利用好已建立起的重要人脉资源,拓展有效资源链,建立高新区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完善招商信息收集渠道;充分利用好相关行业协会、区域商会、企业联盟等资源,积极联络交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
与此同时,高新区招商局抓住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阳拓展区的发展机遇,在招引人才、投融资等方面争取有关政策支持;抓住国家推广的军民融合发展大机遇,积极推进“民参军、军转民”的项目招引和推介。
完善招商机制确保引资成效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招商成效,高新区不断完善招商机制,专门成立招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4个专业招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招商活动总体策划、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工作。4个专业招商小组围绕相关产业,开展招商活动。
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招商引资调度会,总结分析全区招商引资项目情况,协调安排有关事项,研究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措施。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符合高新区主导产业的重点项目,由区主要领导挂帅对接跟进,提高重大项目的签约率和落地率。
建立项目分包制度。外出招商人员及时将招商信息报送招商局,由招商局统一汇总上报招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行业专家和规划、土地、财政、招商、项目等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从市场、技术、财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对可行的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库中,明确专人分包对接服务,直至项目签约。项目签约后,转交由主要负责人挂帅、若干名首席服务员组成的项目服务专班进行服务,直至项目建成投产。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招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招商小组、项目服务专班和项目首席服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年终进行汇总,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的招商小组和项目首席服务员进行奖励。
建立保障机制。建立工业用地储备制度。土地、财政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工业用地储备的办法,宁让土地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土地,提高项目入驻效率;优化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