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栽培月季历史悠久,始于唐代,兴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在上世纪90年代,南阳主导建起集团化、规模化的种植企业,并设立了月季科研机构,对月季品种改良、苗木繁育、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攻关,走上了正规化发展之路。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月季,已经成为南阳带富能力最强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形成了涵盖科研、种植、观光、销售、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的“鲜花经济”,成为南阳的特色名片之一。
以月季产业为代表的鲜花经济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截至目前,月季产业在南阳全市总种植面积15万亩,是我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涵盖10种色系、年古桩、个品种、年出产苗木15亿株,带动全市超过10万人加盟月季产业,亩均收入近万元,全市大宗月季交易相关产业年产值2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月季之乡”。
南阳市花卉研究所等机构还与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制定了月季《新品种培育标准》,通过异花授粉、有性杂交繁育出多个新品种,并率先进行攻关的树状月季、古桩月季等嫁接月季品种,让月季的异地四季运输和种植变为现实,是助推南阳月季走向全国的“法宝”。
种的是花,卖的却不是花。近年来,南阳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以月季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资本广泛参与,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基地”“月季合作社+农户”“大户+产业+农民”等多种模式,伸延月季产业矩阵,月季花茶、月季花精油、月季花饼等月季花精深加工行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南阳月季产业附加值。以赏花游为载体,中国月季园、南阳月季博览园、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等多个月季主题公园,不断外延南阳的城市文化IP,为南阳鲜花经济增添了更多的文旅消费空间场景。
南阳月季苗木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出口量占全国的70%,远销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0家月季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一大批农民通过种植月季走上了致富路。
眼下南阳月季通过电商直播“出圈”“出海”,正在倒逼传统批量化种植模式向精品化、高端化转型。越来越多的鲜花电商和互联网大厂一起携手合作,尝试利用新零售、大数据来解决传统花卉在物流、保存方面的痛点,实现从花田到花瓶的鲜花供应链体系。如今月季已经升级换代成为南阳的生态富民产业,在南阳大地上创出了一条以月季产业为特色、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乡村振兴“花开富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