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几千年的延续中,到目前为止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府衙只剩下两座,一座是江苏淮安府衙,一座是河南南阳府衙。
今天,我们就走进河南南阳府衙,探访这座历经了5个历史时期,任知府的南阳府衙。南阳府衙位于河南南阳市区,建于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说现存的古建筑有多达多间,宏大的建筑规模被誉为是“古代社会留下的一座实体标本”。
站在南阳府衙大门前,一座高大的门楼呈现在面前,门楼上书“豫南首郡”,门楼后边便是府衙大门,大门的匾额为“南阳府署”四个金黄大字。进入府衙大门,往前几米便是仪门,跨入这扇仪门才算真正的进入府衙。
仪门后面是一处广场,两边分别是一排建筑,应该是当时衙门的直属部门,数了一下,总共有六个附属部门。以前叫“六科”,东侧分别有吏房、户房、礼房,西侧的则是兵房、刑房、工房。
这些各科的工作分工非常明确,吏房是古时对官吏的任用、考核或调动的部门,跟如今的人事部差不多意思。户房则是管理粮银、民政、财政这些。礼房是管理礼仪、庆典、考试、祭祀等诸事。兵房负责的是地方兵差的事项。刑房的责能因该都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工房管的是水利、起盖城池、衙门、仓库等。这六房作为知府的直属办事机构,直接建在大堂前的东西两侧。如今,这些房间里主要展示着对这些部门作用的介绍,大都是文字或图片形式,也有一些物品。
广场的尽头正中间便是大堂,大堂的正厅正中间挂着《明镜高悬》匾额,匾额下方便是知府的案台。案台两边放着“肃静”、“回避”等仪仗,大堂作为这里职权的象征,也是府衙内规格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是知府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案台屏风后面,有一道门连通着后院。
出了大堂,便是一座“寅贡门”。建筑的两边房间是刑具展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那个时候的刑具展示和刑罚说明,刑具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并按照不同的案子,使用的刑具也不同。特别是刑罚的说明,这样看着感觉都非常残忍,真的是什么折磨手段都有,简直无法想象,非常可怕。
从刑具展厅出来,便是二堂,二堂也叫“思补堂”,意思是做事应该三思才下决定。二堂这里也是初审案件、商议判决意见的地方,同时也审理一些不宜公开审问的案件,还有就是知府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跟办公室差不多的意思。
二堂大厅屏风后面,也是有通道通往后面,这里是三堂,相当是知府大人的家,属于起居的地方。大门前挂着一条鱼,跟拒绝收礼差不多的意思,看来还是好官呐。正中间是一座“燕思堂”,府衙大小官员开会,商议事情的场所,也是接待上级领导的地方,如果有案件事关机密,也会在这里审听。旁边的房间是知府的住房,住房的墙壁上还展示有清代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应该挺珍贵的吧。整座三堂装饰都较为华丽,也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再后面就属于是后花园。
不过,我们还有一个地方要去参观,就是这座府衙中配套的地牢。从一个狭小的入口进去,要走几十步台阶才下到地牢,以前的地牢下面关押的都是重刑犯。从地面下来有将近10米,地牢非常的昏暗,而且也不通风,地牢里的牢房跟猫耳洞差不多。可想而知,如果被关押在这种地方,有多么的绝望,简直是暗无天日,光想想就觉得可怕。这个可不是一个好地方,赶紧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