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州烩面
烩面是郑州市的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河南面食的代表作之一。烩面口感劲道,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营养丰富。烩面是用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是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
郑州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一般选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下七八味香料、中药,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奶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按配料不同郑州烩面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
二、灌汤包子
开封两大美食,鲤鱼焙面和灌汤包子。开封的灌汤包子可以说是我国其他地区灌汤包子的鼻祖,早在北宋时期,已有售卖,称灌浆包或灌汤包子。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并随着国都南迁传到了杭州,在沪浙苏一带流传开来。
灌汤包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肉馅和鲜汤同居一“室”,吃灌汤包,就等于吃面、吃肉、吃汤,这也是千年来受到众多食客喜爱的原因之一。对于灌汤包来说,汤最为重要,其次是肉馅,最后是面皮。吃灌汤包子有个口诀,那就是:先开窗,后喝汤,一口吞,满口香。
三、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据说和武则天有关。水席顾名思义,上的热菜都是汤汤水水的,还有个意思,就是水席上的菜不是一起上桌,而是吃完一道撤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深受中原百姓喜爱。
四、鲁山揽锅菜
鲁山揽锅菜其实就是一种“杂烩菜”。据传,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后几经变革,特别是结合当地人酷爱的咸鲜、滑嫩、香软的特点,形成了现在的揽锅菜。揽锅菜里,豆腐过油焖,黄里透白,软硬适度,粉条精选上乘好粉,柔细绵长,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过,黄澄澄、香酥酥,掺杂蒜苔、金针、当地蕨菜、时令青菜等,再加上数十种中草药配制的特等香料,使该菜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
五、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安阳市的特色传统名菜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鸡,和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创始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开始制作不得法,生意并不兴隆,后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十分香美。
道口烧鸡在制作时,选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香味浓郁、酥香软烂、咸淡适口、熟烂离骨、肥而不腻。吃的时候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离,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
六、缠丝鸭蛋
鹤壁市淇河沿岸王滩、许沟、朱家一带所产的一种鸭蛋,为淇河三珍之一。在这片特定水域所生产的鸭蛋非同一般,煮熟后,蛋黄呈黄红色,呈现一圈圈不同的色环,由外及里绕着中心,故称“缠丝鸭蛋”,有“金丝伴银线,精品缠丝蛋”之美誉。
七、司马怀府鸡
司马怀府鸡是新乡一道历史悠久的风味名馔。司马是指三国时魏国名将司马懿,“怀府”指怀庆府。怀庆府是司马懿的故乡,盛产怀山药。相传司马懿认为鸡是食中佳味,山药是补药之上品,两者合而为肴,久食可强身心,壮筋骨。“司马怀府鸡”即因此而得名并沿袭至今。主要食材是鸡、怀山药、菜心、葱段、姜片,佐以味精、精盐、绍酒、清汤烹制而成。
八、闹汤驴肉
爱吃的人一定不能错过这道美食。闹汤驴肉最早起源于沁阳城内一条很不出名的小巷,相传明清时期,沁阳百姓对驴肉进行加工时,会定量在“老汤”内按比例加入深井水,再精心选择30余种调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最后做出的驴肉肉质鲜嫩松软,口感细腻咸香,色香味美。因为驴肉在加入各种佐料的老汤中进行煮、熬时,就像过年闹春一样热闹沸腾,同时沁阳古时为怀庆府治,所以“怀府闹汤驴肉”由此得名。
驴肉肉质紧实细腻,不像牛肉那样硬,也不像猪肉般绵软,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真是鲜美至极。闹汤驴肉是沁阳独有的一种驴肉烹制方法,别有一番风味,备受人们喜爱。
九、濮城滑脊汤
濮城滑脊汤是濮阳市的特色小吃,味道美,原料普通,做法简单,在乡村深受欢迎。濮城滑脊汤属濮城名吃之一、以汤香味美为特点。
刚出锅的滑脊汤,看起来油润滑爽,吃起来软烂醇香,芳香扑鼻,喝起来热烘烘,润酥酥的,颊齿留香,余味无穷,再来上一个烧饼或者壮馍,真叫一个美。滑脊汤的做法简单,将新鲜的猪里脊肉细细洗净,切成薄片或条,用食盐、味精码味;然后将红薯粉加水和鸡蛋搅成糊状。把肉片逐片挂糊后下入汤锅,用小火炖约十五分钟,然后将煮熟的滑脊捞入盛凉水的盆中,使滑脊变凉。再重新烧水,放入滑脊、生姜碎、蒜沫、葱丝、胡椒粉等等,并用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味,尤其加上老陈醋,酸酸的,肉肉的,味道更佳。
十、王洛红烧猪蹄
王洛红烧猪蹄是许昌市襄城县的一道名吃,它历史悠久,制作讲究,色泽鲜艳,味道纯正。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当时周襄王携王妃避难到了襄城,王妃在路边店铺里产下一子,襄王就赐名为王落子店,后改名为王洛。周围百姓以猪蹄炖汤供奉王妃食用,因此得名王洛猪蹄。成菜呈酱红色,晶莹发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甜香可口,常吃不厌。
十一、北舞渡胡辣汤
有人说河南到处都能闻到胡辣汤的香味,北舞渡胡辣汤无疑是个中翘楚。据传北舞渡胡辣汤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当时山西、陕西省的商贾在此创建了一座山陕会馆,会馆落成后,大宴宾客,太原府的一名大厨做了一道深受名流绅士称赞的汤,这道汤就是胡辣汤。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北舞渡胡辣汤逐渐发扬光大,在河南的胡辣汤市场上独树一帜。北舞渡胡辣汤是用30多种中草药加上炖肉、胡椒,辣椒,花椒,八角等熬制而成的。从汤色上看,北舞渡的胡辣汤汤色凝重,从味道上讲,由于用了较多的胡椒,辣味十足,一般初尝者可能会觉得口味太重,而胡辣汤的重度爱好者要的就是这个味。
十二、陕州糟蛋
三门峡的陕州糟蛋是当地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起源于清光绪年间,据说是一个做酒的手艺人早上起来查看酒糟发酵情况时,手中当作早餐的白煮鸡蛋不小心掉进酒糟里,第二天捞出来后,发现蛋白微黄,酒香浓郁,别有风味。手艺人后来灵机一动,逐渐改良做法,发明了糟蛋。现在的糟蛋是用鸡蛋和黄酒酒糟加工酿制而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有浓郁酒香,非常有特色,深受食客的喜爱。
十三、水激馍
这是一道商丘之外没有的美食,原料和制作工艺都非常简单,但却很好吃。在商丘,无论大小家庭办喜宴,这道菜是一定有的。相传创于明代,制作方法是将硬面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晾干后放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滚上糖汁,成品色泽鲜艳,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就像放在糖水里激一下一样,所以叫“水激馍”。
十四、闷糟鱼
闷糟鱼,俗称糟鱼。糟鱼是一种深受周口百姓喜爱的特色传统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在周口鹿邑县境内流行颇广。糟鱼颜色鲜嫩,白中泛黄,鳞光闪亮,骨酥肉烂,咸中有甜,清秀宜人。闷糟鱼的闷字,是指糟鱼要在大锅之中闷制而成,其特点就是将鱼焖到松软,甚至连鱼刺都能吃,而且焖好的鱼鳞片鲜亮不改色,肉质细腻入味,味道是甜中有咸,咸中有甜。
十五、粉浆面条
粉浆面条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驻马店美食。粉浆面条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以绿豆、面条、黄豆、干芝麻叶、芹菜、盐、鸡精、八角、辣椒油、香油等制作而成。做粉浆面条最重要的就是“浆”,这个浆是制作绿豆淀粉过滤出来的浆水,经自然发酵至有酸腐味道,其实和老北京喜爱的豆汁儿是一个东西。做好的浆粉面条要再加上芹菜黄豆腌制而成的配菜,这才是驻马店人民的最爱搭配。
十六、新野板面
新野板面又称张飞板面,是南阳市传统的面食小吃。一听名字就知道和三国脱不了关系,这也是因诸葛亮一把火烧出了名气的三国历史名城新野的一道颇具历史渊源地方美食。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誉周边。新野板面之所以能够风味独特,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这个臊子是著名的“新野臊子”。
十七、石凉粉
信阳大概是最不像河南的河南城市了,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河南还有这样一个淮河以南的城市。信阳很多饮食习惯也和中原文化的河南大有不同。其中这道石凉粉就很有南方特色。
石凉粉和冰粉很像,是将假酸浆种子用纱布包裹,在凉水中揉搓出黏液后,滤去种子,加适量石灰水“点”,凝固一段时间后便制成了晶莹剔透、口感凉滑的石凉粉。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尤其是在夏天来一碗,清凉又解暑。
十八、济源土馍
双十一之后,很多人纷纷叫着要开始过“吃土”的日子了,济源真有这么一道和土有关的美食,看起来也很像土,想吃土的时候,不妨网上下个单,吃一回“土”,这就是济源土馍。
济源土馍是济源的特产,土馍颜色似土,香气浓郁,吃起来是外酥里软,硬中有脆,酥香味浓。实际上,土馍不是土做的,而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鸡蛋、芝麻、香油、葱花等为辅料,用白面土烘焙而成。这个白面土就是王屋山特有的观音土,饥荒时人们曾以此充饥。王屋山中的白面土中含铁、锌、钙、钾等多种元素,在烘焙的时候进入了土馍中,所以土馍对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肠胃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