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诸葛亮实乃千古人龙上
TUhjnbcbe - 2024/9/11 19:01:00
辽宁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086.html

各位朋友大家好呀,作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曹操的思想继承者,哲学文化的带头人,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聊一聊:千古人龙诸葛亮。

一、人物简介

诸葛亮(年~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二、“卧龙”从何而来?

与姜维“幼麟”称号来源不同,诸葛亮的“卧龙”称号在正史中是存在的,是借徐庶之口表达出来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这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还是有些出入的,毕竟一个是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另一个是自己对自己夸赞。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

在现在的南阳市有一个“卧龙岗”,岗上的石牌坊上题有“千古人龙”的字样,两边一副对联上写着“名垂千古仰威仪,功盖三分延汉祚(zuò,在国名后面意味着国运)”。所以诸葛亮也有“千古人龙”的称号。

三、孟德说

诸葛亮早年的时候就没了父母,叔父诸葛玄是豫章太守,让诸葛亮兄弟俩也到官府做官,后来朱皓代替了诸葛玄,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兄弟俩到荆州生存,可见诸葛玄对诸葛亮兄弟俩很是尽职尽责。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建安二年(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当时诸葛亮只有17岁。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三国志·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建安六年(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时积极结识当地的豪杰,被司马德操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襄阳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后来徐庶引荐刘备到诸葛亮去处,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

《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下面的“隆中对“建议全文背诵,高考必考。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后期刘备就是凭借此隆中对策成天下三分之势,诸葛孔明可谓是深谋远虑,对大局清晰明了。后来刘备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曹操挥军南下,即将发起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诸葛亮请求向孙权求救。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

孔明对孙权说如果能用吴越兵力和中原大军抗衡就应该趁早和曹操决断,如果不能为啥不投降呢?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原型。

《三国志·诸葛亮传》: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shān)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这其实是激将法,孙权怎么受得了投降,如若是手下部将投降,尚可活命,自己身为东吴主公,投降了何来安身之处呢?

《资治通鉴》: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孙权反问诸葛亮,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问刘备有多少兵力。诸葛亮分析两军的情况,说曹老板人困马乏,士兵不习水性,刘备有万人,刘琦亦有万人,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刘备军共拒曹操。

《三国志·诸葛亮传》: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jué)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曹孟德觉得自己的士兵不习水性,就把所有的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人和马在船上如履平地。黄盖派了十几艘草船诈降,离近的时候突然发火,东南风很急,当场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资治通鉴》: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建安十三年(年)十二月,刘备趁曹操北归,听从诸葛亮之计,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九年(年),刘备率兵进攻刘璋,诸葛亮带领张飞、赵云攻克巴东,与刘备共同围攻成都。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汉延康元年(年),曹丕篡汉自立,传言称汉献帝刘协为曹丕所害,于是群臣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开始不答应,诸葛亮就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刘备同意后,于年称帝,国号为“汉”,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

《三国志·诸葛亮传》: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弇(yǎn)等初劝世祖(刘秀)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yóng,形容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於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suí,使安定)。於戏(叹词)!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xù,勉励)哉!"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持节)。

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谋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隆中的对策为刘皇叔指了条明路,奠定了日后“三分天下”局势,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更能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举旗复汉,心神往之,身躬行之。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四、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孟德说三国》的全部内容啦!

下期我们继续讲孔明的故事,一起探索一个真实的诸葛孔明。喜欢的记得点赞哦,拜拜!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葛亮实乃千古人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