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正是中原地区小麦收获的季节。今年,从河南南阳、驻马店到安徽的蚌埠、亳州,多地都出现了降雨天气,局部雨量大、持续时间长。
在社交平台上,农户们发视频展示泡在水里的麦田,还有变黑、发芽的麦穗。而跨区收割的机手们也被耽误了行程。
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高杰军告诉九派新闻,当前雨势存在被夸大的情况。降雨导致收割季推迟,小麦品质会有所下降,但对总体产量来说影响不大。但今年这种天气情况是少见的。“南方梅雨季节提前结束了,雨带北移比较早,这种情况,多少年以来没有遇到过。”
“俗话说‘下雨一条线,干旱旱一片’,相比降水,干旱对庄稼的影响范围更大。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驻马店、南阳会相对严重,但豫北受此次降雨影响较小。”高杰军说。
“河南省多万亩小麦种子田,种子产量38亿斤,占全国的38%以上,其中60%分布在豫北地区,受此次降雨影响较小,但今年豫南的小麦种子可能会受一些影响……省、市、县对多万亩小麦良种田,优先调度,优先收获,优先使用烘干设备,优先保证种子质量。”5月29日,央视新闻援引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称。
安徽临泉县,麦田上阴云笼罩。图/九派新闻 武菲菲
种植户已接受麦地减产
5月30日,不再下雨了,但天还是阴沉沉,正午的阳光稍纵即逝。雨后的土地湿软,机器一进去会陷在里面,还要晾两天才能开工。
“这太阳看着这么亲切,不叫我戴帽子我都愿意!”育种公司的老板王珍站在田边感慨。
她承包了亩土地做育种,种了7个不同品种的小麦,手里的种子可供种植40万亩地。去年,小麦产量每亩高达斤以上。但今年由于降水,王珍估算,每亩田少说也要减产百八十斤。
去年,临泉县的夏收成绩喜人:小麦总产量67.93万吨,较上年增加吨,增幅0.97%;小麦平均亩产.16公斤,较上年增加5.08公斤,增幅1.2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位居全市第一位,总产量居全市第二位。
今年的势头本该更足,临泉县农业相关部门的一份情况报告显示,全县.万亩小麦总体长势好于上年,预测今年小麦产量要略高于上年。预计亩产.41公斤/亩,比去年.83公斤/亩增长6.27%,预计总产为91万吨。
现在,农民们都默认,今年肯定会减产。
“我们种粮食,到什么时候,都是靠天吃饭”。种植户刘克让说,机械可以控制,但天气不行。一场场雨下着,刘克让心里也着急,但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早已习惯这种“靠天吃饭”的日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他都经历过。他认为,小麦都是湿的,就算抢收也晾不干,只会霉变。“就等天晴了,急有啥用?”
“现在种地是享福嘞,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75岁的老农刘克让笑呵呵的,他种着自家五亩田地,近年来的机械化发展让他不再用弯腰劳作。播种、收割、脱粒、晒干都交给机器,过去要持续一个月的夏收,现在一两天就能搞定。
高彪是临泉县郭大村的种植大户,作为返乡创业的80后,他属于新型农民。他表示,当初回乡种小麦不种经济作物,看重的就是粮食方面的国家相关政策,“挣不了多少,但也赔不了多少,相对来说,市场价格变动不大,稳定。”
但他依然难掩焦虑,每天去田地查看麦穗情况,盘算自己的损失,保险能赔多少钱,“种地这几年,干旱、洪涝,啥都经历过,只能把心态放稳。”他这样安慰自己。
跟散户种植不同,高彪的农田管理技术更为先进和精细,但他也感叹麦收季恰逢连日的阴雨:“一年的收成关键就在这几天,农业说到底还是靠天吃饭。”
王珍的麦田。图/九派新闻 王怡然
十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
“5月25日以来出现的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小麦正常成熟收获。”《大象新闻》5月30日援引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称。
从5月25日开始的降雨要延续到5月30日,历时6天时间,与豫南地区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从范围上看,降雨覆盖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特别是对驻马店、南阳等地影响更大。从雨量上看,截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到35毫米,有11个省辖市降雨量超过30毫米,其中商丘81.3毫米、周口55毫米、驻马店48.8毫米。这次阴雨天气过程,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小麦点片倒伏、发霉,全省部分地区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是近十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
这段时间,人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