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从王莽改制看南阳地名的郡县双重属性
TUhjnbcbe - 2024/6/14 19:51:00

王莽末年:“小长安聚之战”

小长安聚之战剧照

王莽末年,在今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古称“小长安聚”),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刘秀不仅惨败,还失去了族内有十余名亲人。

南阳市瓦店镇大姑冢(刘秀二姐刘元墓)

《后汉书·光武帝纪》对这场战斗有如下简短记载:

《后汉书·光武帝纪》

(光武帝)进拔棘阳,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还保棘阳。

“前队大夫”是何官职?

小长安之战,交战双方的主要将领分别是刘秀和前队大夫甄阜。”前队大夫甄阜“看起来特别另类:“前队”是地名;“大夫”是官称;”甄阜“是人名。但是这个地名和官职,在史料记载并不常见,因为这是“王莽改制”的临时产物。

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王莽将“南阳郡”更名为“前队郡”(注释:当时“队”,音同遂,suì)。公元8年,王莽即位后,为了彰显自己新朝的“新”,故意抹去前汉的痕迹,开始对全国各郡县的地名进行了大范围的改动,就连都城长安也被变更为“常安”。地名变更是“王莽改制”的重要部分,当时除了产生了很多怪异的地名,除了有前队,还有后队(原河内郡),左队(原颍川郡),右队(原弘农郡),兆队(原河东郡),祈队(原荥阳郡)。

南阳汉画像石

王莽除了搞“地名革命”,还热衷于“官名革命”。在中央官职中,将大司农更名为羲和,后改为纳言,地方的郡太守改为大尹、大夫(或卒正、连率)。由此可见,所谓的“前队大夫”就是原来的“南阳郡太守”。此外,”每队“还置“属正“一人,相当于原来的都尉,助郡守主管军事。当时,前队郡的属正,叫梁丘赐。

王莽剥夺“南阳”作为郡名的资格,但“南阳”一词另有任用

王莽改南阳郡为“前队郡”,但是“南阳”这个地名并未在该地废除,而是“另有任用”——将原来的南阳郡治宛县,更名为“南阳县”。我想,这可能和王莽早些年在南阳郡的经历有关,也许王莽对“南阳”有一种好感。

南阳白河

王莽因为自己的才能和家族的影响力,在西汉政坛脱颖而出。王莽0岁的时候,被封为新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封地位于南阳郡新野县东南(今新野县王庄镇梅湾村九女城遗址),后来官至大司马,权倾朝野。后来,王家在外戚斗争中失势,王莽被迫出局,从京城返回封地新野,期间获得新野县黄邮聚的三百五十户的加封。

古城新野

王莽回到封国的时候,失去了往日的光环,真可谓门前冷落车马稀,整日闭门不出。但是,王莽却得到了南阳郡太守的热情关照,并且还安排心腹孔休,到王莽的封地任职,以免怠慢了王莽。

史书关于孔休的记载不多,但南阳孔氏乃名门望族,司马迁《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孔休和王莽往来频繁。王莽生病期间,孔休还亲自登门慰问,王莽对此非常感动,对之“投桃报李”,要将自己珍藏的宝物——用美玉装饰的宝剑,送给孔休。

王莽篡汉建立的王朝,起名叫“新”,后世称之为“新莽”,也许就是来源于封地南阳郡“新都”。“王莽改制”期间大肆变更西汉的郡县名称,当年生活过的南阳郡也难以幸免,被更名为“前队郡”,但“南阳”并未完全废除,而是作为郡治所在地的名称——南阳县。也许是因为王莽对“南阳”有一种好感,一段难忘的回忆。

南阳赊店古镇

可见,“南阳”作为行政区域名称,既做过郡的名称,又做过郡治的名称。王莽败亡以后,“前队郡”恢复至原来的“南阳郡”,但是“南阳”既可以指南阳郡,也可以指南阳郡治所在地,成为约定俗成的叫法——“南阳”作为地名,具有郡、县双重属性。

诸葛亮画像

在《三国志》等典籍中,多次出现“南阳”代指南阳郡治的现象。《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孙坚从“南阳”到“鲁阳”投奔袁术,因为当时的鲁阳(今河南鲁山)属于南阳郡,可见该“南阳”是指南阳郡治宛城。

两外,前、后《出师表》也有“南阳”代指南阳郡治的用法:

汉兴五年(年)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汉兴六年(年)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通于黎阳,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之三也。”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曹操)困于南阳”,明显指向是具体的地点——南阳郡治宛城。《前出师表》中具体躬耕地点“南阳”为何不能是南阳郡治所在地呢?

汉武侯躬耕处

结束语

近几年,总有人解读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认“南阳”只能是“南阳郡”这一个大的区域,不可能是南阳郡治这一个具体的位置,这一结论明显站不住脚,因为他忽略了“南阳”作为地名约定俗成的“郡、县双重属性”。#南阳历史文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王莽改制看南阳地名的郡县双重属性